承德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来源:承德市司法局2021-04-21 09:29浏览次数: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承德市司法局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全系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改革创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调解纠纷等方面落实为群众办实事要求,使学习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服务基层和群众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扎实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推行改革创新举措,认真践行为民服务理念

坚持围绕群众需求和期盼,以改革创新落实为群众办实事要求。一是抓好立法为民工作。突出承德市生态建设和文物保护特色,加快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制定《承德市机动车停车场条例》《承德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承德市物业管理条例》《承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四部法规计划,加快民生领域立法工作。二是抓好公开为民工作。把行政执法事项公开作为造福人民群众的战略性举措,对全市35个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共2969项权责清单中的行政权力部分进行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其中涉及承德市司法局行政给付2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审批13项、行政处罚31项、行政检查3项、其他权力8项。三是抓好减证便民工作。在全市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和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市本级各部门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和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进行指导、汇总和审核,最终确定保留市本级证明事项119项,实行告知承诺制20项,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四是抓好法援为民工作。将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调整至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加大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困难群体援助供给,做到应援尽援,全年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比2020年增加50%以上。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案件质量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0%。市司法局在社区、企业、驻军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5个,提供不出门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00余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余件。五是抓好社矫为民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管控、规范执法、隐患排查、研判预警、应急处置等监管制度,各县(市、区)司法局、司法所对所有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全面摸排,解决土地、落户、住房、社会保障、困难救济等方面困难50余件;市司法局举办社区矫正对象法纪教育和再就业培训2期,培训人员310人次。双滦区建立集社区服务、集中警示教育、公益劳动等功能为一体的阳光中途之家和教育警示基地,形成“中心+基地”的社区矫正平台布局。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6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00余人次。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为群众提供法律信息服务

认真研究谋划承德市“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内普法宣传要点,扩大普法领域和覆盖面,通过推进全民普法,为群众提供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法律信息服务。一是紧密结合群众需求推进普法。针对群众对疫情防控的法律需求,市法宣办制作了20个电子海报、27个小视频通过电视、电子显示屏、公众号和基层司法所微信群播发;编辑印制《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指引手册》1.2万册,发放到全市重点企业,深受企业和群众欢迎。针对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的需求,全市司法行政部门订购宣传资料《民法典200问》《生活中的民法典》和宣传折页等普及读物3万余册,在农村、社区发放;与承德广播电台合作,每周三在“百姓热线”栏目由律师分条讲解民法典(年初以来13期,共办36期)。同时,市法宣办加大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法规宣传力度,推出垃圾分类、网约车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系列宣传作品。二是紧紧围绕扩大覆盖面推进普法。与承德广通有线电视公司合作,开设承德“云普法”平台,在10个县(市、区)有线电视刊发宣传稿件(视频)、发布有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法律服务信息1000余条(篇),方便群众随时收看查询。与承德科海公司合作开展普法外包服务,在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居民小区、写字楼电梯电子显示屏播发法律宣传信息资料,覆盖受众群体数十万。同时,大力开展“法律九进”活动,以双桥区为示范区,新建示范点10个,开展宣传活动20场;各县区结合农村(社区)“两委”换届推进法律进农村,开展宣讲百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5万余份,悬挂张贴条幅海报2000余幅,利用抖音、微信群、公众号发布选举常识数千条;兴隆、承德县、丰宁县等县区扎实推进法律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53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小册子人手一份。三是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普法。大力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为群众提供贴心法律服务。市司法局筹资150万元,在双滦区建法治广场一处;筹资200万元,在市区建法治公园一处,采取艺术雕塑、法律互动等形式宣传法治思想和法律常识,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受到教育。创建“法治承德”抖音号,开设“老盖普法”专栏,原创古诗词、儿歌、顺口溜、情景剧脚本制作普法作品,提升普法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4月9日,在一个月内播发原创小视频33篇,浏览量达70多万人次,点赞1.9万余次。《承德市创新丰富普法模式,让法治文化浸入人心》被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号)采用刊登。

三、加快建设全业务、全时空、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把为群众提供综合系统暖心的法律服务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切实贴近实际、带着感情服务群众、便民利民。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职能。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印制“12348”法律服务明信片,保证发放到每户村(居)民手中,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供便利;整合行政复议、公证、法援等力量,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让群众“一站式”办理司法行政领域所有法律服务业务。结合农村“两委”换届,推动建立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五位一体”治理架构,为每村配备一名法治副主任和法律顾问,配齐配强法治力量,切实解决基层法治力量薄弱等问题。二是强化律师便民服务。先后开展为企业法治体检、送法下乡、线上咨询等活动,为38家、近千名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三八”妇女节、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期间,全市共有100余名律师参与公益普法。市律师协会在宽城县开展“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捐赠活动,捐款2万元。在村居两委换届期间,组织宣讲11场,解答各类咨询近百人次。全市161名律师坚持在市县两级群众服务中心值班,一季度共接谈信访案件600余件。三是深化公证便民惠民服务。加快推进公证信息化建设,推行网上远程视频办证、双休日办证、入户办证、一次告知一次办结,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兴隆县建立急证急办的绿色通道,为贫困户、残疾人、老年人、大病重病等当事人设立服务窗口。深入农村为群众提供“零距离”,发放各类公证法规宣传资料达1000余份,办理继承、赠与类民事公证37件,解答群众咨询115人次。丰宁县实行“最多跑一次”的公证服务,三月份办理公证139件,占2020年全年办证数的40%。

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一是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暖冬行动”。市司法局自1月1日开始,开展了为期4个月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暖冬行动”。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3486件,调解成功3427件,成功率98.3%;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334次,发现矛盾纠纷831件,预防纠纷402件。按照“应建尽建”原则,积极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疑难纠纷、道路交通、医疗、环境污染、物业、征地拆迁、劳动争议、食品药品安全、消费、互联网、旅游、保险、金融、婚姻家庭、诉调对接、校园、商会、房地产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拓展,已建成行专调解组织158个,一季度行专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169件。二是开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聚焦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不断规范组织制度、人员配备、工作保障等方面,有效预防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和金牌人民调解员评定,充分发挥品牌的“头雁”示范效应。目前,评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四月底举办颁证授牌仪式。三是依法推进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工作。目前,已从“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优秀退役军人、人民监督员、人员陪审员和有关行业专业人士中选任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500余人。(郭春生)